5000亿超级定增来了
这个周末我摄入的信息里,最有意思的是金沙创投朱啸虎的一篇采访,它起了一个比较醒目的标题:《我们正批量退出人形机器人公司》。
朱啸虎在创投圈名声很响,因为他不但投的准,压中了多个独角兽,更难得的是他卖的也挺准。他最著名的两个案例是滴滴和小黄车ofo,早期进入,然后中间在估值高峰期果断退出股份,先后避开了网约车的政策转向,以及共享单车的行业大崩盘。
就是这么一个人,说目前批量退出人形机器人公司,让我很感兴趣他是怎么思考的。
朱啸虎的理由主要是两个:
-
人型机器人商业化路径不清晰
缺乏真实可持续的客户需求,现有客户多为高校研究机构、竞争对手或展示用途(如央企购买作前台展示),并非可持续的商业化场景。
-
市场共识过高
行业估值因市场情绪快速上涨,但商业化能力未得到验证,多年从业经验告诉他这种时候该撤了。
说白了一句话,就是这些机器人公司估值涨太多了,但是又没想好怎么挣钱。
朱啸虎调侃说现在只要是个机器人都会“翻跟头”,注重展示技巧,但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。他和多个机器人公司的CEO聊过应用落地,结果听到的客户描述大都是凭空想象出来的的,他觉得花十几万买机器人替代人工这件事目前看不明朗。
另外他还说了目前比较看好的是消费板块,因为没共识,市场情绪悲观,整体估值偏低,存在结构性机会。
大致就这些,诸位也不必过于在乎他的观点,我前面没说朱啸虎也有不成功的交易,他卖小红书就卖的太早,踏空了后面巨大的利润空间。他这次抛出的观点可以作为参考,尤其是现在全市场对人型机器人几乎全是溢美之词,很难看到泼冷水的话。
他提到的那两点,起码市场共识过高是客观事实,至于商业化路径不清晰还需要未来时间验证。一个会翻跟头的机器人,到完全胜任人类劳动岗位,并且算经济账不吃亏,这还有蛮长的路要走。
……
周末发生了不少大事,简单捋一捋。
1、中、建、交、邮储引入国家战略投资,定增规模是1650亿、1050亿、1200亿、1300亿,这件事本身并不意外,因为从去年10月份开始政府就已经说了要给银行补充核心资本。发行特别国债的年息是2%,置换成每年红利5%左右的银行资产,这样肯定是不亏的。
值得品味的是定增价,国有企业有一个增发股份的管理办法,就是为了防止国资流失,规定定增价格原则上不能低于每股净资产。这给银行股融资带来了巨大的麻烦,因为a股的银行股里几乎全都破净了,之前的所有融资都是溢价增发,不是“自己人”掏钱根本不可能有人愿意入股。
但是这次的定增价,没有继续遵循这一规定,公告里说是采用了20日均价为定价基准,但银行股最近一直在涨,选20日均价就会价格打折,占便宜了。怕因此惹起市场的不满和非议,又故意抬高增发价,大概是以溢价10%-20%增发的。
所以这个定价就很中国社会的人情世故,既利用特权绕开了规则,又用溢价安抚了市场,最后皆大欢喜大家一起赢麻。
这事肯定算好消息,但也没大家想象的那么利好,此前华夏银行(2022年7月,定增220亿,溢价206%)、农业银行(2018年6月定增1000亿,溢价53%)都有按照净资产定价的超高溢价增发,并没有因此大涨。
2、湘财股份确定募集资金80亿吸收合并大智慧,具体的换股比例是大智慧1股换1.27股湘财股份。我去看了一眼,停牌前大智慧9.01元,湘财股份6.89元,要是按照1.27比例换的话现在持有大智慧的股东小亏,相当于7.09的价格买入6.89的湘财股份,亏3%。明天看市场反应了,这类消息在行情好的时候是炒作题材,行情不好也就这么回事。
3、美的集团去年利润385亿,增长14.3%,计划每股发红利3.5元,股息率4.5%。同时拿出50-100亿进行回购股份,回购的股份30%用于股权激励,70%直接注销。
这个回报率绝了,美的总股本是76.6亿,每股发3.5元,就是268亿现金分红,再加上50-100亿回购,基本上去年挣的385亿利润全部拿出来回馈给股东和市场了。这样的公司真是又能挣钱又有商业道德,真a股楷模,上市公司但凡平均有美的一半的水平,a股早就杀上1万点了。
4、赣锋锂业2024年亏损20.74亿,每股分红0.15元,亏损的票分红率就别指望了。整个锂矿行业已经开始回暖,赣锋锂业四季度亏损5.3亿,比去年的16.8亿减亏了2/3,2025年还会进一步反弹。
5、李嘉诚卖港口的签约推迟了,国家市场监督总局介入审查。李嘉诚旗下的港股公司最近跌了600多亿市值,我之前果断跑路明智啊。
6、中国中免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降36.4%,分红每股1.05元。这个业绩真的摇头,戴维斯双杀,越跌越贵了还。
7、上海机场2024年利润19.34亿,增长107%。增速高是因为去年基数太低,上海机场属于疫情后困境反转的公司,这个时候不能简单的用pe估值。
周末还有美股和黄金的分析,前几天已经说了,想看的往前翻。
就这些。